嘉兴海盐三维发力优化食品安全环境
发布时间2023-02-08 11:36:01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年来,嘉兴市海盐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党政同责”为统领,通过严守食安底线、优化为民服务、创新监管三个维度,不断提振群众食品安全消费信心,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积极打造“浙里食安”地方特色。
守牢食安底线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应坚决守护的“底线”。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打好食安之基。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守查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重点排查,逐级会商研判,对高风险单位实行‘一对一会诊’,建立隐患清单、实施靶向发力,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检查覆盖率达100%。”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共梳理食品生产企业、阳光餐饮单位、农产品生鲜等食品各类隐患295个,并实现100%对标治理。
同时,该局聚焦重点领域,严格生产许可准入审查,共组织27家次生产企业许可新取证或延续审查;集中组织开展白酒、上海保供、“护航亚运”、粽子、肉制品、固体饮料、酱油、小作坊、蛙类、网络餐饮等专项隐患治理行动。“在散装白酒现场检查中,我们取缔白酒无证作坊1家,对3批次标签不全的白酒实施抽查,其中1批次不合格,已立案查处。”该局执法人员介绍道。
此外,该局还联合海盐县检察院出台《海盐县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合作推进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整治。同时,严格落实农贸市场开办者及销售者主体责任,做好食品安全查验工作;深入企业推进包保责任等,压实主体责任。
抓好民生实事
为民服务始终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宗旨和职责所在。“菜篮子”“米袋子”是居民每天都关心的问题。2022年,为使群众买菜更放心,海盐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常态化快检。加强全县22个农贸市场食品入市把关,全年已开展食品快检监测共205753批次;组织市场快检人员赴县级检测中心接受快检培训,为全县市场统一配备提供八大类快检试剂;组织第三方对各市场快检设备情况进行年度排查,开展校准调试。
为提升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该局每月固定时间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征集群众意见,开展监督抽检及现场快检。
海盐县居民外出就餐也更加安心。该县先后成功创建省级“阳光餐饮街区”两条,建设“阳光餐饮街区”商家集中驾驶舱,确保街区每家经营户的基本信息、餐饮监管动态评级等公开透明;商家后厨食品加工制售的实时状态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服务企业也是该局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提高该县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该局开展全县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全覆盖培训,已现场培训人员300余人次。51家生产企业、592家特殊食品经营主体、496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集体用餐配送等餐饮单位均100%参加年度食安员在线培训和抽考,考试合格率为100%。去年,为缓解疫情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影响,该局建立周报日联制度,为这些企业解决原料采购、消杀等方面的难题,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提升监管效能
走进海盐县各大商超,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到厂商信息、阳光工厂监控画面等信息。消费者“知根知底“,买得更加放心。这得益于海盐县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对数字化手段的推行。
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食安监管链条中,“浙食链”“阳光工厂”“GM2D”是三大要素。浙食链打通食品“自生产至流通、从田间到餐桌”追溯链条,去年,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继续推广这一应用,目前,全县食品领域累计已有2552家主体激活应用“浙食链”,其中生产企业应用率达100%,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主体应用率达70%以上。
“阳光工厂”则是运用视频AI分析、物联感知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可控。海盐县35家食品生产企业已100%安装视频传感设备并接通“阳光工厂”应用场景模块。该县还有多家肉制品、包装饮用水、固体饮料企业完成“CCP智控”应用的激活,全部安装物料秤与晨检仪,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监控。
GM2D是指将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转换到信息承载量更大的二维码,是商品流通领域信息承载的关键。截至目前,海盐35家食品生产企业激活“浙食链”并在自有产品外包装加赋浙食链二维码,实现一维条码向二维码迁移提升;9家商超完成GM2D扫码设备改造提升,1家商场仓库完成仓储系统改造,月均数据回流100余品类、1000余件。
该局还发挥首创精神,在生鲜猪肉领域试点“浙食链—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管理系统对接”项目,联通“浙食链—浙江省畜牧云平台—企业自有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鲜猪肉自屠宰检疫到分割零售的证书、交易数据全链条无纸化流转追溯。项目已经全面覆盖该公司在嘉兴市域内的800多个客户、省内市外的700多个客户,每天产生交易信息近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