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在线课堂

浅谈农业敏捷供应链管理

发布时间2014-10-09 10:21:01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何以兴农事业部

第十节 浅谈农业敏捷供应链管理

产品在形成产品的之前及产品食用之前,所有关联要素的变化或者不同,均可能直接关系到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街头巷尾千家万户餐桌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各项表现。

这样说可不是吓唬人的,而是告诉大家,我们研究农业敏捷供应链的管理,切莫忽视产品生产前期的每一个管理环节,还要重视产品流通到餐桌过程中的每一细节管理。

水、土及环境质量的健康程度、肥料的选择及其使用量、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病虫危害的程度、产品收获前的气温雨水情况、采收过程中的装卸与集散运输距离的远近乃至产品入库包装过程中的每一处理办法,等等,每一项生产管理措施,均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及产品的后期表现。而且,相对于工业品来说,农副产品乃至深加工的农产品,其保值期也是相对极其有限的。

如果说,计算机利用二进制就演变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运用,那么,影响农业生产及产品品质的要素可谓就多了。土壤、空气、水、肥、温度、湿度、病菌、虫子、杂草及其我们对作物不同阶段的生物学特征的巧妙把握等等...

...也就是说,至少10多项不可把控指标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其种植的结果随之产生变化,管理方式及技巧就是努力的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着的各种要素,这需要我们具有何等的灵活与敏捷?!

一、只要三天不烂——有趣的创业之初

这里有一例非常有趣的故事:

我们的极品椪柑攻关超市的时候,报价1.5元一斤并确保三个月不烂。哪知超市生鲜经理只出0.75元一斤且只要求我们保证三天不烂。

这话让人很郁闷,但人家店大欺客(仅在宜昌本地就有60多家连锁卖场),我们只能谦让答应。于是,我们集体出动,积极寻找“三天不烂”的椪柑,但补充要求是“三天后必须全部烂完的椪柑”。

这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但考虑到这是说服客户最有力的方式,必须全力以赴。自有库存的几十万斤极品椪柑欲卖个好价,还全指着这单“三天后必须烂完的椪柑”了――这相比生产极品椪柑,可是对个人能力的另一极限挑战。

天降老李(第一次相识)也,全村三十多户椪柑大户首年丰收,家家户户平均每亩突破8000斤的高产可谓令大家措手不及,采收、运输、保鲜处理等等几乎所有环节均显得十分匆忙和草率,库存办法更是粗放,家家户户均随意堆放在户外,还都只简单的遮盖了一些保温、保湿的稻草及防水材料。

人还没进村,就能闻到椪柑腐变的浓重气味,全军覆没的阴影书写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并弥漫全村... ...

当时产地的行情价是四毛一斤,我主动出价五毛一斤(每每看到农民渴求的样子我的脑子就会立即发热),但要求只挑好的,不要变质的。农民感激,积极挑选装车,忙到深夜三点半完工、发车,计划天亮前赶到宜昌超市。

谁知天突降大雨、路滑加上天还未亮,车轮掉到沟里,我们只好等天亮后想办法了。而来不及遮盖的椪柑且趁机痛快的洗了个大澡,突然变得光彩照人(老天的这个忙帮得还真不小呢)。

一大早,好不容易把车弄上了大路且又没有油了。派人打的四处找油,几乎全市的加油站均断货,挨到傍晚才弄回油来。赶到宜昌,超市已关张,大伙只好住了下来。由于司机没有捆绑好货物,路上还掉了几框子,没有让司机赔偿,所以,司机非常配合并毫无怨言。

第二天便开始往连锁超市各店里去上货,每家店500斤、700斤不等,近万斤货由老李带着司机跟着超市的生鲜经理去折腾去了。一直到傍晚,老李他们才忙完。

有趣的事情刚好在三天后发生了,每家店里未卖的椪柑全部烂,个别稍微好点点的也至少烂了三分之一,已经毫无商品价值可言!

生鲜经理大惊失色,详细询问其缘由来。我且暗自庆幸正中下怀,并尾尾道来:三天不烂、三十天不烂、三个月不烂甚至长期不烂,各有讲究,其奥秘全在生产过程中的农民把捏之中,最后由价格说了算。

超市的生鲜经理从此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唯我们是从,极品椪柑的定价权从此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产品在终端的销售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

为答谢老李几天来没日没夜的帮衬,我当即响应老李的提议,组建椪柑协会,大家联合起来干!

老李立即到各家发动了一下。第二天,就有三十三位果农分头租车到我的果园“考察指导工作”了。随即,“当阳市椪柑产销者协会”在顺利挂牌,“联合生产、联合釆购、联合销售”立即落地执行,自建的《会刊》也随即显效...

...

所谓“清水飙”,指的就是经营生鲜农产品,大概就是“防不胜防”的意思。不但需要高度的敏捷(快),还需要运气好(气温、行情等等各项关联要素统一给力)才行。

简单的说:西瓜采收前如果下过大雨,最起码西瓜额外增了重量吧?西瓜的品质即含糖比例会相对下降吧?保质期还会相对缩短...

...生鲜农产品几乎均是这个样子。

如此一来,农业供应链的管理,还真需要我们具有相当的“敏捷”、绝对的“敏捷”,而且,这种敏捷要求我们提前到农产品生产的水土及生产管理的源头就开始有所作为并对产销全程具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我们似乎可以相对精确的预计到产品抵达消费者家门口的前一刻刚好获得消费者的下单,这个产销数据的提前匹配,我们是可以做到相当水准上来的,简称“把时间折叠起来”。否则“大数据”的价值魅力就似乎没有被发挥到极限,而且反应越是笨拙、“大数据”的价值魅力就越会被削弱。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稳定的循环物流一定数量的货物直达目标地,缔造“货在路上飞、订单也在天下飞”的最佳状态,这恐怕才是真正意义的电商,“把时间折叠起来”正是农业敏捷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价值,还是正在意义的“互联网思维”——无边界即打破空间的局限障碍,勇于攻关更好更大的市场并紧盯不放。

二、商贩的农业供应链

投资农业不如投资农人——没有真正纯粹的农人参与进来,再大投资性的农业项目似乎是捞痒痒型的农业——眼下看似遍地繁荣的农业新景象,定义为“捞痒痒”并不为过,滑稽而又搞笑,唯一的价值就是能为更多的后来人贡献深刻教训的案例。

跟蔬菜瓜果鱼蛋等生鲜商贩学习学习,可能成为农产品流通乃至电商领域的佼佼者!

可眼下遍地可见都在高谈阔论打造农业航母、打造农业帝国的宏伟规划,但究其背后,且很难发现亲近农民者、亲近商贩者...

...摆着现成的捷径为何不被大家看好呢!

菜贩子(商贩),可能一直跟农民一样,社会地位卑微。但我们不感到奇怪吗?如火如荼的新农业景象,恰恰这两拨人无动于衷?难道他们中间就没有一位明白人?就没有一位敏锐者?可为什么他们一直表现得那么淡定、那么从容、那么不以为然呢?

总结发现,他们也认为眼下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不过是“胡搞蛮缠”——滑稽而搞笑,终成不了气候,他们也有他们的见地和远大的计划。如此众多的资本、人力尽情争相教育驯服这一市场,他们暗自庆幸还来不及呢。

说到商贩,印象最深的是营口的柑桔贩子老王,在沈阳各地的农贸大市场均有自己的“商行”,但如此的阵容,不可能仅为柑桔一个品种吧?海南的菠萝、广西的甘蔗、新疆的葡萄......无不都是他们的最爱,他们必须紧随季节各地游走,否则,如何撑得起一堆“商行”及“班子”全年的可持续良性运转呢?

跟老王交流的时间不短,从柑桔到椪柑销售的季节勉强能持续三个月之久,我们吃住在一起,彻夜分享的机会多多,而且好些年呢,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商贩们的常规思路很简单:如此稳定还赚钱的买卖,竞争风险呢?

当我们组团进军本经卖椪柑之后,咱们才顿悟,一车货(平均25吨)至少暗藏有一万元的纯利空间。外行乃至新手大多看的是价格差价,但偏偏终端市场的批发价减去运价,相比产地的台板价还更便宜,明显是亏本的买卖,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每车一万的纯利是如何藏的呢?

大多情况下,25吨运载量的车辆,合法的运载量是15吨,也就是说,装满25吨称之为违规。因此,违规的冒险部分,基本是三分利,由路途中的罚款、车主、货主各一份。也就是说,违规多余装载的10吨货物,至少有三吨多等于是没有计价的。外行乃至新手是看不见的,其中大约藏有2500元的收益空间(宜都至北京新发地)。

另外,25吨的装载量,中间会有预防过渡堆压导致生鲜产品损坏的“隔板”,这批隔板运到目的地之后,会有人专门收购,大约当废品卖至少值1000元。

第三,产品包装即纸箱,其份量是当产品销售出去的,每车大约就多出至少2000元的意外收益。在新发地市场上曾经还发现有人在纸箱的瓦楞纸缝隙里填装石矿粉增重呢。可见,生意都做到什么份上来了。

第四,也是最邪门的所谓“潜规则”,售出时的每百斤须扣除5斤(5%)的损耗,25吨X5%,大概从销售端夺回了1.2吨的损失,按市场批发价至少可计2500元。

这大概就是商贩们规避风险的能力,而外行或新手是把这些固有的成本摊为产品成本价了,因此,对比差价就毫无利润可言了。

再说说可持续性。商贩之间的协作是非常紧密的,也就是说,如果哪一天“行”里没有货了,其它商贩是非常乐意分享他们的货物委托代销的。这不过是一个应急的办法而已!

更强悍就在于,一个商行,至少一大帮“族亲”分布在全国各地组织采购货源,而且内部协调的非常完美,什么时候发运,发运多大量?如何以定金或信用做保证就产地实现库存量弹性...

...一个极其完美无缝的“业务流程”及“信息对称”的系统(即敏捷供应链管理)。特别是保鲜运输(也就是当前“冷链物流”这个热词的概念),这方面的管理,他们早就追溯到产品的生产、采收、储藏等每一细小的环节中了。

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农民采收的同时,他们已经提前驻守在生产基地实施质量监管了,还有人伺候着好吃好喝。他们有相对进步的保鲜技术即措施,什么碎冰、块冰、条冰等等这类运用的关键热词,眼下的新农人们似乎没有提到过。当社会广大精英拼命高谈阔论农业的时候,人家且闷头在舍命狂奔...

...

如此对照起来一看,就知道现代新农人们显得是多么的浮躁和激进乃至不着边际,所以我们认为眼下不少人的农业“滑稽而又搞笑”——大多远远地站在真正市场的外,使劲畅想宏伟的农业航母远大规划,深究起来且似在替农业“捞痒痒”,娱乐性太强了,“煽情”而已。更往深了瞅瞅,不少人已经开始独自舔伤了...

...

现行的农业产业链显然十分顽强,几乎衔接的天衣无缝。看似供应链条长,但事实上都是因为农副产品的特殊性而必有过程,早已经精简得不能再精简了——他们做得早就没有丝毫的成本浪费空间了,容不的谁或者多么厉害的人就可能轻易颠覆得了的。再看看那些商贩,一个团队恐怕每天数万的纯收益呢,是他们垄断了全国亿万万民众每天的饮食消费呀。多大的积累?不敢想象呢!实话说,他们如果悄然转型或者抗击颠覆者的话,我想那些号称十亿、百亿的所谓农业投资,不过是人家的一盘小菜。这话不夸张,是我在北京新发地发现的一个秘密——真正深藏在背后的黄雀,恐怕是他们,而不是那些口气宏达的大资本家。

传统市场抗击被颠覆的能力非常强。新发地市场上,恐怕有数百民“小工”,东北的人居多。千万别小看了这些衣冠不整、其貌不扬的小工,颠覆一个产品市场可谓分分钟。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赚钱、是怎么赚的、产地在哪?如何渗透进入,没有人会比他们对市场脉搏把捏得更准了。他们想弄清楚一个产品的来弄去脉的时候,就集中走进这个产品的批发地段里当小工去。晚上三三五五交换一下意见,当决定干的时候,立即集资直接采用火车皮发运......如果哪个产品被他们瞧上,其他人最好躲远点。他们有他们的竞争办法,那就是谁不小心跟他们抢生意了,可能很快会有10位、20位小工装着客户,整天围着你讨价还价且一天、两天都不会产生一笔成交的买卖...

...再厉害的法规什么的,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现有的各地农产品大市场上练就了多少真正的农业供应链精英?咱不得而知,但我真心的敬畏他们!这就是我们在南京蟠龙湖计划社区店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第一时间进驻众彩市场的真实动机——咱们想贴近这股真实力...

...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竞争趣话

上海某坐地菜行老板见圣女果畅销起来,第二年便悄悄跑到最佳生产地大规模投资生产,继而替代商贩一阵子后快速退出,继而开始物色其它产品市场!

谁教育了市场?谁激活了市场?谁最后获益占领了市场?

创新的生产者反复教育说服市场,耗资不菲。继而商贩介入,激活市场。形成该产品的初始规模匹配的生产和销量。接着,坐地行老板借势喂饱市场并大赚一把。最后,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直至销售端开始拼成本。最后,大家一起死在沙滩上。貌似是有的创新产品或市场,都是这样的规律。

浙江三门富达果蔬专业合作社,一直立足与蔬菜出口,不断创新即专注于特色、精致、高效的蔬菜品种展开标准化生产,是合作社赖于生存的基础。

黄秋葵便是其中之一。开始的时候,为了教育市场,几乎每天安排专车到城市广场组织市民免费体验,超市专柜、酒店大厨等等,四处公关,赊销、委托代销等等只要是可能的方式,他们均不惜人力物力的成本代价,价格定位在15元一斤,慢慢客户总算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正准备第二年放大四处获取回报的时候。大量农民涌上门累,围堵索要种子...

...第二年,满大街2元一斤,还可以还价。

最多两年的产品提前期、成本优势... ...这两大概念是我们涉足农业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千军万马似的农民一旦看到致富的商机,会立即集体出击的,这正是农业创新者不得不提前深思熟虑的大事。否则,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必然归宿。

眼下的新农业,自认最英明的人热热闹闹,也出现极少数农民开始蹦蹦跳跳,显出极不对称的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是一种极其脆弱的平衡!而且风险会很大,自有太多窥视的力量在等待着这个新兴的市场成熟,即初始规模的形成,教育市场的成本自有上述精英人士在拼命使劲。

资本雄厚且现金流十分充裕,也是最有实力的菜贩子们,他们太养得起所谓的电商团队了,他们太精于此道更十分敏锐的了解蔬菜产需链接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了。而且拼惯了成本的菜贩子太知道怎么惠民了...

...所以,农产品市场的潜在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四、农业供应链的价值

北京军区后勤总部公开招标,每月2000吨需求量,广东利海集团每天10个集装箱的供港需求,还有12000家高档连锁餐饮每月至少3000吨需求量,广西某地每天一个专列直达北京...

...生态农业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很大很大。但最大的问题是上述定单不仅提供了严格的质量标准,还强调必须保证品种的多样化及全年的可持续供应,更要命的是上述定单均要求至少两个月的帐期。

这些都是曾经送上门的生产端资源组织的大好机遇,可是,虽然消化这类定单并非是最大的挑战,一方水土千家万户家庭生产结构的优化叠加可以园滿完成任务,但两个月的帐期且是我们难于承受的致命障碍。至少这两个月滚动下来,需要大约一亿左右资金的辅垫!试想生产端有谁能抗得住?于是农业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采购执行与销售执行等业务模式(垫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确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环节,即能有效解决双方的资金问题、信用问题等,还可能成为产品质量标准的第三方监管者、维护者或提供者!这一新兴的产业及独特的业务模式,使其独具供需两端资源的组织和培育资格。所以我们说,供应链管理成为名符其实并必不可少的新农业文明的孵化器并将领航新农业文明的快速进步!

深圳某小额贷款公司与某生鲜电商的合作方式,电商只须说服消费者到贷款公司指定的银行存款,便可享受一定份额的健康食材的免费供应,存款数额与食材份额成正比。

欲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没有需求定单反向匹配,是很难落地的,如果再延伸到需求端至少两个月的帐期,前后至少半年左右的资金占压期限且中间倒腾的环节颇多,从而导致农产品生产以外的成本大幅增加(常规农产品即平均10倍率,高标产品平均20倍率)。

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出现,之前层层注水且十分无序的价格泡沫将被彻底击碎,从而一站式连接(直销)供需两端,单品纵向一体化+多品横向一体化的座标上双向延伸,将砍去诸多中间环节中不必要的成本,从而获取足够的空间惠及两端客户(双向惠民),供应链平台化的宽幅及功效优势是否可以轻松描绘出来了?绩效增长空间是否显而易见?南京惠生活立足于本地批发市场直销,社区连锁+二轮电瓶车冷链实现了门对门,继而与平安银行合作共建“当天结算系统”,不足一年,公司得到空前发展,消费端市场快速扩张到了扬洲、镇江等地(2013年底)。正加紧推动尽快脱城市农贸批发市场而直接延伸到生产前端...

...

责任编辑:朱雪娜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