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资讯中心

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六个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09 08:10:16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回答了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时代命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泰民安的普遍愿望。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三大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引,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神圣使命,紧密结合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实际,准确把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的六个关系,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准确把握“多”和“少”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连续多年粮食产量和库存保持高位的情况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清醒认识国家粮食安全形势,辩证看待“多”与“少”的关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永恒课题,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运用历史思维看待“多”与“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九十年代,粮食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保持了连年丰收、供应充足、市场稳定的局面。成绩来之不易,形势向好尤需清醒。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其间供求状况出现过数次波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运用战略思维看待“多”与“少”。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百价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少了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在粮食问题上,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不能算小账,要算好大账;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和社会稳定账;不能只算区域账,更要算好全局账。

运用底线思维看待“多”与“少”。早在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从过去粮食安全“保全部”到强调“保口粮”,清晰界定了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和优先次序。我们应当按照这一要求,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区分粮食、谷物、口粮等不同层次及主要品种,提高粮食宏观调控的精准性。

二、准确把握“质”和“量”的关系

质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过去粮食长期短缺,抓安全主要是盯着产量,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吃得饱”的问题。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对于产品种类,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对于品质要求,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对于供给服务,更加注重便捷化、精细化。为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现代营养理念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健全粮食产品质量标准、检验监测、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兴粮是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粮食产业经

济初步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精深加工不足与过度加工并存,产业链条向前后两端延伸不够,优质特色高端产品少,低端加工产能过剩,粮油产品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紧抓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准确把握生产和流通的关系

国家粮食安全是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规模数量,也需要合理布局;既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也需要相应的加工流通和产业链掌控能力。近年来,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这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同时粮食生产和调度风险压力也在集中。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和推动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增强“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协同联动和整体保障能力。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流通对生产的激励引导作用愈加明显。粮食结构调整的方向准不准、节奏快不快,与有没有完善的粮食流通机制密切相关。价格信号是不是灵敏,经营主体是不是充满活力,产业链条是不是完整,粮食流通是不是顺畅,都会对生产环节产生直接影响。目前,这方面仍存有许多薄弱点和阻滞点。像一些地方粮食卖不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全是数量问题,也有品质不优、营销不活、品牌不响、物流不畅等问题。

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发力,加快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调整优化仓储设施和物流节点布局,因地制宜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加强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加强新型产销合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种粮农民更多分享流通环节增值收益。

四、准确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从当前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粮食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有些品种供需错位,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仓储压力较大,小麦优质、专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大;有些品种价格倒挂,下游产业效益偏低、经营困难,产业良性发展受到制约。要正视矛盾、破解难题,在确保市场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宜早则早、宜快则快,加大力度、多措并举,从速消化稻谷、玉米等不合理库存,使之尽快回归到合理水平。

从中长期看,粮食供求将保持紧平衡态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然任重道远。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刚性增长,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要素投入边际效益递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历史经验证明,在粮食问题上大落容易、起来很难,一旦出了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不能侥幸、不能折腾。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大力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五、准确把握国内和国外的关系

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粮食安全的新形势。这些年来,中国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对世界也是很大的贡献。当今世界,有37个国家需要外部粮食援助,超过1亿人受到粮食严重不安全的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2030年前消灭饥饿的发展目标。从粮食贸易形势看,虽然全球谷物市场供给较宽松的趋势有望延续,但贸易量不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粮食安全是买不来的。作为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和适度进口,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把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资源来调剂国内供求,引导有实力的粮食企业有序走出去,培植中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统筹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六、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仍然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遵循市场规律,实现“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支持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降本增效,更好地调动农民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切实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与突破口。一是,以更加完善的机制,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通过严格考核敦促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巩固放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认真执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积极推动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促进优粮优价、优粮优储、优粮优销。三是,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制,推动粮食供求平衡向更高水平跃升。四是,以更加有效的监管,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规,着力构建监管体制机制;扎实开展专项督查和异地交叉执法检查,依托12325粮食流通监管热线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中央储备粮动态监管系统,坚守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底线。

(作者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

责任编辑:夏彤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