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与制度创新红利

发布时间2014-03-26 11:30:47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世界经理人杂志》

中国出口企业与制度创新红利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在两会上强调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将有利于激发企业制度红利。出口企业切莫坐失良机,应该主动参与机制创新的过程,尤其在外贸市场历练多年的企业,最能贡献经验智慧,通过官民互动,落实制度红利。

人民币年初以来升值趋缓,目前美欧市场正在复苏,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3.2%,消费支出处于三年以来的高点,中国出口应该水涨船高,对发达国出口普遍好转。这是部署“后金融危机”的外贸长远策略的良好时机。

诚然,新兴市场受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国际资金撤离带来的冲击,这些市场占中国出口比重正在渐增的时候,经济增长突然萎缩,会给中国出口局面带来压力,这更凸显了通盘谋划的重要性。

三月份的《走向国际》专栏中,我提到美国外贸推广比较粗放,于是想到要检查一下2010 年1月,奥巴马总统推动“全国出口倡议”(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的成绩。这个倡议是美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陷入所谓“大衰退”后,奥巴马振兴计划中的一项,扶助中小企业打开外贸局面,定下宏伟的目标:五年内出口翻番,同时在国内创造两百万出口有关的新就业岗位。四年后的今天,这个目标的一半都还没有达到。欧洲的经济见底回升,照理说从需求方面,有助于美国出口,可是美国出口增速反而趋缓。问题显然出在当年急于上马,大中小企业一起抓,浪费资源,事倍功半。

外贸总量中,大型企业的贡献最大,各国皆然。美国排名列在前1%的企业,占出口总量的80%。这些跨国公司居多的大企业不需要政府提携,政府的角色是用政治外交的力量,在国外营造对这些公司竞争有利的环境,诸如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

之类。对中小企业而言,倡议中诸如融资上的协助、简化出口程序、在驻外使馆添加专人负责联系国际贸易、派遣更多的经贸促进代表团等等,对从来未涉足出口的小型企业的助益有限,而且不成规模的小企业,出口产品数量小到无法覆盖固定成本,贸贸然投入外贸,只会加重它们的负担,凸显原来先天不足的弱点。这些企业进入外贸市场前,应该先下工夫改善生产力及产品质量,建立售后服务,揠苗助长的出口政策只会带来浪费。

政府提携最佳的对象是加强扶植在外贸已经有市场的企业,帮助它们改善生产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利润,扩大国内资本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奥巴马“全国出口倡议”提供了类似的答案。

今年初以来,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引起了国外预测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在几年后消失,进入贸易赤字时代。这不是危言耸听,且看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多年来贸易顺差及世界最高的外汇储备看上去不可动摇,可是福岛核电站导致的能源危机发生后,日本不得不加大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连续3年进口大于出口,去年日元大幅贬值,按美元结算的进口能源价格上涨,但是外汇因素没有加快出口,结果2013年的贸易逆差达11.47万亿日元,今年1月经常账户赤字创纪录高位,达1.589万亿日元。持续的外贸赤字,可能要到2016年才会扭转。撇开福岛核电站因素,日本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加上新兴经济体的产品竞争,抑制了长期出口的增长。

中国出口实体中,外资类企业占有重要地位,而几年来由于工资上涨和改善工作环境的成本上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未来如果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再是出口的支柱,加上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产品的竞争的因素,不能排除将来贸易顺差转逆的可能。

有一次我问美国大使馆商务处的一位官员: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的投入,对出口成本的压力人尽皆知,但是到底冲击有多大?他说自从人民币2005年汇改之后,出口行业一半是悲观派,一半是乐观派。前者认为商品成本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买家一看比价性差,就头也不回的去找孟加拉国或柬埔寨的厂家;后者认为改善管理和技术投入可以克服外汇和人工成本的上涨。这些年来证明,悲观派有道理,乐观派也经得起考验。像是沃尔玛之类的买家的确转向工资低的国家订货,即使同一个买家,在不同价位,有不同的需求,中国得力于多年纯熟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失去大片市场。但是这种优势是否持续取决于生产力能否继续提升。

出口企业还有相当改进生产力的空间。例如,用工难的趋势愈来愈严峻,以前靠增加人手来应付问题,现在行不通了。工厂宁可炒掉不称职的管理人员,也不敢轻易辞退流水线上的熟手工人,这是对管理人员的挑战,也是提升生产力的动力。

还有数字化革命不断更新,从云计算和群众外包(Crowdsourcing),利用网络一呼百应的特点,

将一些工序分派给网上互不认识的人去集体完成,出口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扩大规模,而不牺牲灵活性。

国家的产业政策多年来鼓励自主创新,加速转变产业结构,对出口企业的期待是由求量转为求质,提高出口附加值。这种转型是个长期工程,研发创新不确定性高,中小型企业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国家的扶持就更显重要。这些里里外外的变化,给出口企业带来挑战与机遇,适当的政府提携可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