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政协常委会议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15-01-21 14:08:25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3年1月,长春市委以2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决定》,并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促进该项工作有效开展,今年初,长春市政协党组决定,将“推进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作为常委会议题进行专题协商。2月12日,经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同意,该议题被列入《市政协2014年协商工作计划》。
本报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6月20日,吉林省长春市政协召开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进行专题协商议政。
“邀请食品安全行业专家组成课题组,实地探查43个单位及部门,召开座谈会15次,搜集国内外资料信息100余篇,下发调查问卷14000余份……”据市政协一位全程参与此项调研的工作人员介绍,从3月上旬开始,市政协组织委员,并特别邀请三位吉林大学和一位吉林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会同市食品安全办、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围绕“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农产品(食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控制”4个课题进行调研后形成了4份专题报告,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形成了《关于推进长春市食品安全城市建设的建议案》。
此次常委会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在常委会议召开前,市政协组织常委们和特聘专家实地考察了麦德龙长春净月商场。据了解,该超市目前有400余件商品都有追溯码,可以实现超市终端查询、网络查询、短信电话查询和手机APP查询,商品产地和来源等一目了然。通过实地考察,常委们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感性认识。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市政协特聘专家孙春燕指出,当前长春市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着建设投入不足、监管缺乏公信力、社会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她建议,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对食品质量入市、交易、退市全过程的可追溯监督,严格监督经营者做好食品质量入市查验,实现食品原材料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跟踪”。
“应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维护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市政协特聘专家卢静建议,尽快出台地方性实施细则,扩大食品安全制度的覆盖面,加强和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企业“信用证”制度,深化诚信企业试点工作。
专家刘静波提出,可将目前分散的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合并设置,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同时,加大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专家刘景圣认为,应严控各项生产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加工环节设备、原材料和人员要求标准,严格执行添加物和辅料使用标准和剂量,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
听取了4位特聘专家代表课题组的专题发言后,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对课题研究成果充分肯定:“围绕推进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市政协以民生情怀和专业视角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发现问题精准,意见建议中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她表示市政府将吸纳落实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明确工作分工,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为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