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食安专题

福建省政协委员:第三方机构介入检测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14-01-21 13:29:18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东南快报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但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却不断牵动公众敏感的神经。该如何确保我们的舌尖安全,形成有效的机制进行长效管理,成了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制定法律完善食品退出与销毁

委员杨轶琴关注的是过期食品的销毁问题。“过期食品修改生产日期,恐怕已是业内都知晓的潜规则。过期食品由谁负责、如何销毁以及由谁负责监督管理回收销毁”,目前均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更糟糕的是,过期食品回收“各自为政”。“它既不属于环保部门,也不属于卫生等部门。”杨轶琴认为,这造成生产、销售的厂家将这些过期食品当做饲料或垃圾处理,为过期食品“回炉”、流入市场提供了机会。

对此,杨轶琴建议一方面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一方面应完善食品退出与销毁机制。“过期食品退出与销毁不再是食品生产、销售的任何一方,而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同时,应赋予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对销毁进行监管的权力。

“日本已有专业的过期食品处理企业。”据介绍,这些企业将过期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发酵产生甲烷,作为工业能源。杨轶琴建议我省可借鉴这一方式,一方面根据过期食品的类别,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另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压力。

引入物联网监测农产品

委员洪立颖关注的是农产品的源头安全。据介绍,农产品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在种植和养殖环节,而这些环节大都以个体农户为单位,过于分散。为突破这种困境,洪立颖建议引入“物联网”,以信息网络的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洪立颖介绍,“若引入物联网”,届时农户坐在家里,就能监测田间、林场作物的生产环境、生长情况。更重要的是,物联网还能根据最适宜作物生长的土、水、肥、热等环境因素进行模拟,测算出最佳水平,从而减少造成食品污染的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而消费者在茶楼泡茶时,“就知道茶叶产自哪家茶园”,实现追溯。

洪立颖建议,我省应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覆盖作物生长全程监控,确保农作物食品安全。同时,基于台湾在这方面的先进水平,她认为可加强闽台合作,借鉴来自对岸的优势。

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

从食品生产者的角度,民革福建省委员会提倡建立诚信档案,“对有过违规记录的农事企业录入诚信档案加强监管”。

来自宗教界的委员释向愿,今年“跨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他同样认为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至关重要。对此,释向愿建议“将信息内容与金融、证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等部门共享信息”,通过推行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

民进福建省委员会还建议,我省可以从“完善食品安全数据库”的角度入手。“收集原材料检测、产品检测、动物疾病、植物病虫害、消费者反馈等最新消息并及时更新。”通过“全跟踪”的方式,及时告知消费者食品的安全与否。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