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食安专题

河南省细织食品安全“管护网”

发布时间2014-01-21 13:23:00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闫良生)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使得国人从担心“吃不饱”到害怕“被吃倒”。如何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化为放心,粮食大省也是食品大省的我省制定标准,建防火墙;完善监测,设防护网;严格监管,施高压线,从舌尖上的安全“管”起,打造放心餐桌“管护网”。

定标准建立不可逾越的防火墙

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方便胡辣汤、油茶、豆油皮、花生糕、挤压糕点、复合调味料、白糯米粉、发酵型蒸制面制品8种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将于近日公布执行。这标志着我省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据悉,第二批怀山药制品、米粉(线)、食用畜禽血制品、代用茶4种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有望近期公布执行。

据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犹如不可逾越的防火墙,是严管的依据和体系。目前,食品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法》规定: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对此,我省成立了河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技术性审查。

为规范企业生产,为企业生产建立防火墙,我省去年共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2100余份,并对《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前发布的12个食品地方标准进行了清理。其中,废止标准7项,2项不在清理范围,3项进行了修订。

布监测设立不可动摇的管护网

科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可以有效防范食品风险,是严管食品安全的防护网。

2013年,全省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持续开展。具体为:“围绕一个重点”,即以市场消费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食品如奶制品、肉制品等为重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性动态监测;“完善三个网络”(化学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范围覆盖全省70%的县(市、区);“强化三项措施”,做好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和督导检查相结合,确保监测数据质量可靠,结果真实。2013年对221类食品中134种指标进行全过程、广覆盖监测,共监测样本26325份,获得监测数据196172条,比2012年增加200%左右,获得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1440份,圆满完成监测任务。为全面了解我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掌握和分析我省食品安全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的风险监测工作,省卫生厅还结合我省实际,制订了我省本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重点对面粉、油条、烧烤油炸制品、速冻米面制品、熟肉制品、蔬菜等14525份样品中的亚硝酸盐、铝、苯并芘等7项指标开展风险监测,目前共获得数据56538条。

快速风险监测是检验我省食品安全防护网反应能力的试金石,我省专门出台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快速检测工作方案》,并选择肉制品、饮料、粮食、食用油、熟肉制品、水产品等10项内容开展了快速检测工作,发挥了监督机构快速检测工作优势,全年共检测样品11100份,保障了食品安全。

常监管施放不可触摸的高压线

监管犹如食品安全的防火墙,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是严管的保障。尤其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监管更要常“监”不懈,常“管”不怠。

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我省制定出台了《餐饮类食品摊贩备案办法》,为监管部门全面掌握餐饮摊贩市场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监管,规范餐饮摊贩的经营活动,提高餐饮摊贩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全省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去年开展丰富多彩的“透明厨房”活动,以透明促监管。一是设立“厨房开放日”,定期邀请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评议自己的厨房,并改进落实。二是“明厨亮灶”,让餐饮单位的“后厨”成为消费者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三是实行“阳光公示”,公示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落实情况。

在保健食品监管方面,我省组织开展了以“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为内容的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7万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28家次、经营企业近6万家次,立案791起,查扣违法保健食品11.8万盒。先后查处了郑州市“8·21”李某等违法生产销售保健食品案等5个大案、要案,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