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元:攻克小麦育种“科研堡垒”

发布时间2014-03-10 16:09:34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新疆经济报

本报记者张丽霞

“新疆是我国开展农作物抗旱、抗寒与耐盐碱鉴定和育种研究的最理想地区,这是我做科研的最大动力。”1月7日,在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的第二天,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吴新元说。

其实,抗旱、抗寒与耐盐碱是做育种的最佳环境,这也意味着,它也是做育种研究最难攻克的“科学堡垒”。

因为在新疆,依据抗旱、抗寒与耐盐碱程度的不同以及光、温差异,农业被分为北疆、南疆、东疆、伊犁河谷四大生态区,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种质资源需求的丰富性。

“本来小麦面积不大,还要分成4个区域,和内地的科研人员相比,我们就要多做好几倍的研究和实验。”吴新元说,最为特殊的是,新疆的育种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所有区域的种子都不能把内地、国外的种子拿来直接使用,而是要靠自己研发。

所以,在新疆农业界,吴新元是一把尺子。对公众来说,他是新疆粮种安全的一个符号,而对于有梦想的科学家来说,他则是一个不可逾越,却又总想试图超越的标杆。

吴新元1983年参加工作后,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示范及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培育、引进小麦新品种27个。其中,“新春29号”是新疆第一个耐盐碱春小麦品种;“新春10号”在吐鲁番盆地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一举替代了种植10余年的老品种;“新春12号”春小麦是拉面优质原料,曾是新疆面粉企业订单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春小麦品种。

目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9000万亩,增产小麦超13亿公斤,新增纯收益16.2亿元以上,在全疆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

“还有一些品种,已经在实验,或许将来,它会替代正在使用的品种。”吴新元说,小麦亩产量的高低,种子品质是关键。种子如同孩子的基因,占到实现高产50%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这些年里,他就像爬山一样,一直都处在一个攀爬的过程中,可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没到达山顶。

从2005年开始,他还主持塔城、伊犁、泽普小麦育种基地建设及运转工作,推动科企合作,使企业成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力。

现在,全疆小麦种子产业、种子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小麦育种基地带动小麦种子企业5个,企业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2012年良繁面积超过40万亩,占全疆小麦种子产量的60%以上。全疆范围内小麦良种初步实现了产业化,新疆作为小麦生产小省区却有了全国最大的小麦种业公司。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