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浪潮下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14-03-24 09:59:36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期货日报

提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三农网讯

由于全国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逐年增多,加之种粮比较收益低,投入越来越高,大量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家乡,农村年轻和有知识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土地和劳动力的双双流失让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种粮比较收益偏低的情况下谁来种粮,国内农业未来如何发展才可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值得深思。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随着《规划》的出台,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如何确保13亿多人的粮食需求,特别是7亿多城镇常住人口对商品粮的消费需求是粮食安全的一大课题。面对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应存在缺口、失地农民增多的现状,保护和守住有限的耕地刻不容缓。

粮食有缺口 耕地撂荒严重

《规划》指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复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投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提高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经过认真调研后发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连增”,去年粮食产量突破了1.2万亿斤,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我国现有耕地仅18亿亩,去年我国谷物进口300亿斤,大豆进口量突破了1200亿斤。如果将从国外进口的牛肉、大豆、猪肉、奶粉、玉米等农副产品折算成土地,我们的土地供应是存在缺口的,仅进口的农副产品折算成土地就需要7亿亩。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自给需要25亿亩耕地,客观上粮食缺口达到25%以上。另一方面粮食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当前全国较适宜种粮的耕地面积仅在16亿亩左右。与此同时,由于全国性的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逐年增多,加之种粮比较收益差,投入越来越高,大量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家乡,农村年轻和有知识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土地和劳动力的双双流失让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近几年,农村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认为,可以利用政策市场投资三个“引导”解决土地撂荒问题。他建议,允许农民宅基地和农地有偿转让、出租、抵押等流通实行,同时给农民发放《上岗证》和《土地使用证》,以防止土地撂荒现象出现。

城镇化建设用地挤占农田

当前正是春播季节,但郑州郊区农民李丰田却无所事事,家里原有的菜田、麦田已经征做建设用地了。出去打工年龄已经大了,想搞个小型“农家乐”又缺少经验,李丰田考虑过几天去附近的奶牛养殖厂碰碰运气,看能否找个打杂的活。

近几年,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地出现了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如一些城市过度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人口密度偏低。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特别是重要的粮食大省在实现“十连增”后面临很多问题,如土地、水资源日益匮乏,粮食增产的基础不稳。”著名粮食专家丁声俊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粮食主产区分布更趋集中,主产区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粮食主产区还出现了较大的分化现象,部分原来的调出粮食大省供应外部的商品粮数量不断下降,一些省现在仅能保证自身需求,甚至有些原来的调出大省已变为调入大省。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粮食大省用于种粮的土地越来越少,大量农田被用于建设楼房、修建城市广场等建设。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像李丰田这样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在种粮比较收益偏低的情况下谁来种粮,国内农业未来如何发展才可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值得深思。

作者: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