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树立大食物观靠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2-10-28 10:02:03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新华网
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也因此,其在二十大报告出现之后,引发了不少人热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到食物消费上,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也逐步从相对单一的谷物为主,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反映为粮食直接消费量从增长至稳定再到下降,肉、鱼、蛋、奶、水果等食物消费量快速上升。
老百姓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
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口粮和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总体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从食物安全的角度看,我国部分食物的自给率仍相对较低,这在蛋白类食物上尤为突出。随着居民食物消费习惯的逐步变化,蛋白质的消费量在快速增加,蛋白消费结构也已从过去植物蛋白为主,逐渐转化为动物蛋白增长下的植物和动物蛋白并立的二元结构。
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水产品和乳制品消费的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来源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居民蛋白消费结构正逐步向高水平的方向转变。
在蛋白类食物不断扩张升级的背景下,目前,国内的产能已经难以有效保障居民的消费需求。大食物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这要求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如今,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借助于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利用森林海洋广阔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来生产食物变成了可能,拓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潜能也得到了有效释放。
进一步看,多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和应用,也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能。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我们得以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保障老百姓的饭碗。由此,也更需要我们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守护好“中国饭碗”。(翟天昶)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