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资讯中心

【“刺力王”的故事】刺梨非梨

发布时间2019-07-30 15:41:15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新华网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野生刺梨之乡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将有50多万亩刺梨迎来丰收。对盘州市英武镇马场村57岁的柳贵琴来说,用屋子后山上生出来的山果,给一家老小熬上一锅粥,配几个小菜,老伴再打上一小杯用这种山果泡了半年的酒,就是最有味道的一顿营养餐。

这种山果与农家高粱酒泡出来的美味,是柳贵琴家里招待贵客的“宝贝”。

去刺、挖籽、切块、蒸煮,经过村民们的一双巧手,这种山果可以生吃、泡酒、入菜,做成果干,还能榨汁饮用。

这种山果,名叫刺梨,它陪伴着村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盘州市英武镇马场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些从山间长出来的刺梨,是村子里最特别的一抹“绿”。在村里很多老人的印象中,吃刺梨的习惯从他们父辈就开始了。刺梨是什么?村民们说,“这是一个好东西”。

刺梨,这枚山果与村民们的感情日积月累,已经成为融入日常生活中一粥一饭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在专家看来,完全可以从乡村搬到城市,变得更加丰盛、有质感,成为让更多人共享的大健康红利。

距离马场村30公里开外,由宏财集团投资建设的盘州市国家级刺梨产研中心,刺梨这枚山果在专家团队的手中,正进行着一次次跨界的碰撞与变化。

刺梨非梨。刺梨又名木梨子、送春归,属蔷薇科,是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有“维C之王”的美称,每100克鲜果中的维C含量达2500毫克。刺梨中还富含V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等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贵州是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民间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的《黔书》和《贵州通志》中已有对野生刺梨及利用的记载。被尊称为“刺梨之父”的罗登义老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对刺梨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较大成效。对刺梨的研究,几代专家学者们一直在进行着接力。

“皇冠上那颗明珠”,这是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院长郑鲁平从事刺梨研究30余年对刺梨的理解,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已研制出刺梨咖啡、原液、含片、胶囊,刺梨面膜,刺梨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28项,已成功上市5项。

据了解,贵州是全国唯一把刺梨野生变人工种植并大规模推广的省份,种植面积达156万亩,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其中六盘水市种植面积最大,盘州市有“野生刺梨之乡”的美誉。在郑鲁平的眼里,提高刺梨的研发水平,任重道远、意义深远。

在贵州,刺梨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发展的12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增收的大产业。2018年贵州刺梨产业累计带动108.3万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000多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刺梨绿了喀斯特地区荒坡,鼓了老百姓腰包,它“摸起来扎手,吃起来养人”,是凝结着村民们幸福感与获得感、让人充满期待的盛夏果实。它带给你乡愁的味道,让你品出幸福的滋味。

责任编辑:夏彤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