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资讯中心

警惕改革弱化食品监管

发布时间2015-03-16 18:01:37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中国食品安全网

李赤群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赤群,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连续三年,甚至之前作为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委员的多年参政议政经历,他的着力点都是自己长期关注、深入调研、熟悉情况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当花瓶委员、不随大流建言、面对热点提出自己独到且又对实践工作不无裨益的建议,是李赤群历年接受采访留给本报记者的深刻印象。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到食品安全,各界对全面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寄予厚望——在如火如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体系健全的探索中,李赤群今年提出的建议却从另一个角度给业内人士提了个醒:改革是必然的、必须的,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同时也要警惕改革走样从而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和效果!

李赤群建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加快改革进度、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需要完善改革制度。一是改革进度,目前省一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大部分已经完成改革,市一级基本改完,但县一级基本没动——这与《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的“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原则上分别于2013年上半年、9月底和年底前完成”要求相去甚远,进程不尽如人意,由此造成政令不通、沟通不畅、衔接不顺,自然很容易弱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工作效果。其二,在部分地方的改革中,把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物价等职能部门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合并为“市场监管局”,这种改革与当初国务院想要实现的建设“有利于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强化和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全程无缝监管;有利于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初衷和设计方案事实上是相悖的。因为当初就是想把食品药品作为特殊的行业、特殊的商品来进行严格的监管,但“市场监管局”的存在,把食品药品这两种具有特殊属性的民生产品与其他产品在同一机构、同一平台、同一支队伍进行“非专业”监管,就已经弱化其特殊性、重要性和独立性,由此自然在无形之中淡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地位与力度。其三,部分改革后的制度有违“依法治国”精神——这个问题亦是由第二个问题派生出来的,大合并后,就凭一顶“大盖帽”管遍全市场,但事实上,不论是工商还是质监,不论是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是其他相关部门,成立之初都有自己专门的职能、制服、标志;亦有各自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有不同的办案文书、有不同的办案程序,各自依法行政。而如今这种改革,监管部门困惑:执法时,该以什么制服什么标志出现?而被监管对象也会无所适从:谁说了算?该对谁负责?

李赤群同时再次建议,把改革方案中的分级管理变为垂直管理。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食品安全定义为公共安全,而从我国的经验来看,真正要抓好公共安全,往往需要更高层次的领导、更高一级的机构来负责,而不适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事实上,我国近几年多起大的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多次证明了垂直管理的必要性。纵观我国近年几次重大的、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方面固然有企业或者从业者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几乎都能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护短”“护丑”行为,导致很难实现“最严格的监管”,间接或直接地延长了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时间,扩大了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加大了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在事中及事后反而增加了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或者社会力量进行监管的难度,增加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

所以,李赤群再次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强化而不是弱化食品监管的职能和效果,我再次呼吁的就是这两件事,一是加快改革进度和加大改革力度,二就是期望能启动中央一级的食品安全监管垂直管理,或者在全国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尽早从省一级实行垂直管理!”

责任编辑:朱雪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