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饮食文化

多元文化下的“南宁味”

发布时间2014-03-18 11:33:43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广西日报

在南宁,不仅有粤菜、川菜、湘菜,也有东北乱炖、新疆大盘鸡、武汉热干面,还有泰国咖喱、越南青柠。各种饮食,都有拥趸;各种味道,都有“粉丝”。

南宁这种多种味道的并存,实质上是多元文化在饮食味道上的表现。

由于地缘、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南下的中原文化,溯西江而上的岭南文化,还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带异国特征的边疆文化,都没有在广西形成一种明显的占主体地位的文化。多元、兼容、杂交,成为南宁文化的特点。以音乐为例,相比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辨识度特别高,一听就能确认来自何方,广西民族音乐特点则显得不那么鲜明。因此,很多年前,就有人说,“没有特点,就是广西文化最大的特点。”

南宁的多元文化还体现在语言当中。在南宁,数种语言并存和流行。坐在街头大排档里,前后左右不同调,白话、桂柳话、壮话、平话、客家话、普通话,各讲各的,相安无事。至于南宁本地人,哪怕讲得再“漏嘢”,见到北方人,也会努力用普通话交流。

在文化发展的趋向中,“特色鲜明”是一种方向,多元文化的并存,也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其一是观念上不保守、不封闭、不顽固。因为没有一家独大的文化,因此少了历史包袱,淡了观念束缚,轻装上阵,四方兼容,来者不拒,多了兼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其二是杂交优势明显。各种文化碰撞杂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糅各种特点,更容易激发生命力,催生出新的文化品种。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出了电影《刘三姐》,其艺术成果达到当时中国艺术的新高度;八十年代,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在广西“横空出世”,引发中国电影创作的一场革命。近些年来,广西文化取得一系列成就:文学上两人连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五台剧目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中国节庆文化项目的佼佼者,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轰动世界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典范,“漓江画派”为全国瞩目。

这些文化事件发生在经济文化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广西,看起来是那样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其根本原因是多元文化并存引起杂交优势的作用。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