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中国企业
  • 中国三农
  • 中国饮料
  • 中国茶业
  • 中国酒业
  • 中国粮油
  • 中国果蔬
  • 中国品牌
  • 中国餐饮
  • 中国冷冻
  • 中国烘焙
  • 中国肉禽
  • 中国原料
  • 中国配料
  • 中国食尚
  • 中国水产
  • 中国保健
  • 中国乳品
  • 中国有机
  • 中国展会
  • 中国特产
  • 中国酒店
  • 中国环境
  • 中国进口
  • 中国出口
  • 中国糖业
  • 中国公益

代表委员支招食品安全:政府要花钱建设最基础体系

发布时间2014-03-19 11:44:18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了三个“最”表示要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仍是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苏丹红鸭蛋”、“有毒多宝鱼”、“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国外全面针对中国婴幼儿奶粉限购”、“瘦肉精猪肉”、“镉大米”,一系列食品添加、有毒致癌事件,不但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更让中国食品的信誉遭受全面质疑。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的源头是什么?政府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是不是解决良方?《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多名代表委员,诊脉中国食品安全顽疾。

六委员建议:政府要花钱进行最基础的体系建设

“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各项体系制度不完善,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构建机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再出现出了问题之后,媒体呼吁、政府再开药方的局面,这是不正常的。”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洪天慧委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洪天慧认为,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顽疾之一就是最基本的各项制度的不完善、不规范。两会期间,洪天慧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中国妇女杂志社总编尚绍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林野等6名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国母婴营养监测及干预体系的提案》,呼吁国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营养监测和营养干预体系的建设,从源头抓起,才能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

6名委员根据自己的调研,认为目前国内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中没有常规的、适度的、与时俱进的监测体系,因此当问题发生时,就会措手不及。丁洁以母婴营养干预体系为例子向记者介绍说,民以食为天,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吃得健康、吃得正确才是关键。2012年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明确指出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衡量整个人群营养状况的最敏感指标。关于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的话题讨论近来不绝于耳,市面上母婴食品品类众多,但是几乎很少有母婴食品是根据中国人的母婴营养健康参考值,包括生长发育标准、孕期体重增长标准、胎儿发育标准等来研发生产的。而且母婴食品不仅分类标准不完善,比如在喂养方式、膳食管理、辅食添加等方面缺乏细化的指导,而且在实施范围上有限。目前,国内只有9个省市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记者了解到,中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营养调查,但是不包含2岁以下的婴幼儿的膳食调查和饮食行为,除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过母乳成分的研究外,近几年虽有零星的母乳营养成分的数据,但都缺乏普遍指导意义。尤其缺少常规连续调查的数据(对单个孕妇、新生儿样本的长时间监测)。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关卫生学院副院长吴明委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国内推荐的婴幼儿营养的膳食推荐摄入量(DRIs)的制定来自国际指标或WHO的建议,而不是来自于我国母乳、婴幼儿数据。因此出现了医务人员、消费者缺乏准确的、统一的、规范的、基础的母婴保健知识;社会缺乏有效传播的权威引导,造成公众认知度较低。

因此,委员们建议建立中国自己的母婴营养监测及干预体系,调研基础的膳食模式和状况、基本数据、健康的基本信息,监测健康信息和指标的变化;常规数据至少5年进行一次更新,这样才能保障国民的身体素质健康。同时要将营养问题纳入到国家总体的发展政策和相关部门战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区参与设计扩大营养行动的行为。

“要建立地方政府问责机制”

“要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机制,地方政府必须总负责,推动各级地方政府‘抓总’和‘兜底’的责任,才能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牛鼻子。”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赤群委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是表示。

记者 侯隽 刘砚青 姚冬琴 胡维佳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