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荣誉单位

粤利粤、小白兔……山寨食品混进春节礼单如何维权?

发布时间2023-02-06 10:18:24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春节期间收到了“山寨”零食大礼包:拆开其中一袋,里面只有几粒零食,有一些甚至是空包装,网友笑评“这是买空气送零食”。笑谈之外,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山寨”食品背后涉及哪些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食品外包装相似 配色、字形以假乱真

春节假期结束不久,广东河源的钟女士拆“山寨”大礼包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钟女士介绍,过年很多亲戚送礼,其中一个大礼包是红色包装,看起来跟“旺旺”差不多。后来想打开吃的时候才发现,有一些食品拆开包装袋后里面是空的,有一些里面只有七八粒零食,也有多一点的。

外包装与知名品牌的大礼包几乎一样,红色包装上面印有标志性的娃娃图案,但因为零食太过敷衍,钟女士这才发现,自己收到的是一包“山寨”食品。

钟女士:我当时想,怎么会这样子?然后仔细一看,发现它不是“旺仔”,是“旺福”,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不好,就像那种过期的食品。

△某品牌的山寨大礼包

“山寨”食品是指在名称、包装等方面与知名品牌非常相似的产品,比如大家经常拿来举例的“康帅傅”方便面、“小白兔”奶糖、“雷碧”饮料、“9个核桃”等。这些品牌通过类似的配色、相似的字形或者读音类似的名称混淆视听,很多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甚至不知道自己买到了“山寨”产品。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二中队中队长冯强说,近年来,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山寨”食品进行过多次检查与打击,“山寨”食品的生产与销售如今有了新的变化。

△某品牌的山寨饼干

“山寨”食品开始网上销售也流向了偏远农村地区

此外,这类“山寨”食品也逐渐向网络销售渠道延伸,或下沉至更偏远的农村地区,出现在大集、庙会等流动摊点上。

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农村庙会集市是临时性集中消费场所,具有食品经营主体流动性大、问题食品售卖较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弱等特点,这些原因导致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一直是我们监管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

△“小白兔”奶糖

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创新监管机制:例如将农村庙会集市食品安全纳入常态化监管;制作庙会监管示意图;建立庙会监管台账;每逢庙会、大集,安排专人对经营者实行登记等。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山寨”食品多来自黑作坊、“三无”厂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存在困难。

陈音江:一种情况是,“山寨”食品经营主体本身不具有生产资质,生产这种假冒的“三无”产品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甚至刑法的有关规定。另一种情况是,“山寨”食品厂家确实是具有合法生产资质的经营主体,只是在外包装上仿冒了别人的标识,更多的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涉嫌侵犯同类商家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网络销售的某饮料包装几乎和另一品牌的包装一模一样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二中队中队长冯强认为,执法人员、经营者、消费者三个主体要共同努力净化市场,保障食品安全。

1、监管部门要加大普法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让消费者认识到“山寨”食品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让不法商家承担违法成本。

2、商家要主动参与进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

3、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在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时,收集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2315或者12345投诉举报电话。


责任编辑:一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安食讯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