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用信息化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15-02-05 16:32:54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晋中日报
中国网 山西(微博) 综合编辑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春节即将来临,食品市场货源丰足,购销两旺,节日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市民最关注的是,如何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全?1月28日,记者从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打造四级监管平台,创新信息化监管模式,建立肉制品电子追溯体系,开展“电子一单通”监管,探索“四化合一”执法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了明显成效。
当日,在介休绿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所养殖的蛋鸡产出的每枚鸡蛋上都标注着一大串数字。这些数字包括生产时间、批号、鸡舍号等信息。工作人员称之为鸡蛋的“身份证”。据了解,该公司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追溯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追踪。从饲料、鸡种、养殖、蛋品清洗烘干以及分级包装都严把质量关,对每枚鸡蛋标注唯一的编码。如果市民对购买的鸡蛋有任何疑问,该公司都可通过编码从电脑中查出每枚鸡蛋的各种信息,达到追本溯源的目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家住晋中市城区的李先生在超市购买平遥牛肉时发现,产品的外包装上打印着二维码。当他扫描二维码时,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产品批次号等信息一目了然。他欣喜地说:“肉制品有了电子追溯体系,食品来源有据可查,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再也不担心吃到不健康的食品了!”
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在全省率先积极推进肉及肉制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平遥县作为试点县,制定了18项原产地可追溯制度纸质记录,自主研发了肉制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二维码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将原料购进、生产流程、检验检测、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收集汇总,实现了加工原料、生产过程、检验检测和产品流向都可追溯。平遥牛肉集团等12家企业作为第一批二维码追溯试运行企业,已陆续在其产品的外包装上打印二维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查看产品的原料产地、生产日期、产品批次号等信息。同时,还有16家肉制品加工小作坊探索自赋码追溯管理,实现了加工原料可追溯、生产过程可追溯、检验检测可追溯和产品流向可追溯。
与此同时,该局大力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一单通”监管,要求食品批发商对有条形码的预包装食品进行电子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记录,零售商把批发商出具的销售单(即“电子一单通”)作为进货台账,通过“管住批发”来“规范零售”。目前,全市注册商户达到1091户,2014年已生成“电子一单通”47万份,保证了食品“来路正、身份明、可追溯”。
此外,该局积极探索“四化合一”执法系统建设。以介休市为试点,探索建设网格化监管、格式化检查、痕迹化记载和信息化管理“四化合一”执法终端系统,结合移动互联网办公模式,执法手机与食品药品信息化管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管理层与执法者适时互动、高效监管,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智慧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