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食讯网 > 总站 > 工作中心

“不吃主食多吃肉”是误读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17-09-12 10:39:09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健康报网

最近,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布的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可能提高总死亡率。研究一发布,解读文章纷纷而来,其中不乏很多标题党和过度解读,如大肆倡导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肉食爱好者高喊“放心吃肉”等。那么,这些解读到底错在哪儿?

阅读提示

*当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达到60%以上的时候,死亡率会上升。

*我们不需要担心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高,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达不到60%。

*没有证据表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0%的时候死亡率下降。

一天吃1.5公斤米饭的人很少

《柳叶刀》上的这个研究关注的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把所有的研究对象按照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摄入量的比例进行分组,各组碳水化合物的中位数分别是46.4%、54.6%、60.8%、67.7%、77.2%,风险比都与第一组进行比较,其中“五等分组5VS分位1”得出的结论就是“1.28”,即碳水化合物能量占比77.2%的人总体死亡风险大约是能量占比46.4%的人的1.28倍。这就是网上广泛流传的解读文章中“多吃主食死得快”的由来。

然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77.2%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一个人一天要吃熟重1.5公斤的白米饭或白面馒头一类的食物,才能让一天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达到77.2%。事实上,这里除了“1.28”以外,其他等分组“VS分位1”的风险比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研究者使用的趋势关系模型也不是线性的,趋势关系模型不能当成线性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中发现的关系,都不能按照普通的线性关系去理解和进一步外推。

低碳水供能比不等于低死亡率

该研究中的“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位的全因死亡率分别是4.1、4.2、4.5、4.9、7.2,结论是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引起全因死亡率增加。但是,这个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要高到60%以上,而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上升到60%之前,这个死亡风险都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这说明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现行膳食指南推荐范围之内,全因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都不显著。

另外,这项研究中死亡风险上升最明显的是碳水供能比达到77.2%的组。而对于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中国人来说,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能量比?虽然这项研究当中,中国人具有较高的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但事实上这一单项研究中的结论与此前我国多次全国性调查的结论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可能和研究本身抽样方法、膳食测量方法导致的误差有关。

实际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一路滑坡,而且早在2011年,就已经滑落到只有54.3%了。

由于该研究没有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2.6%的组别,且目前三个较低的五分位组中死亡率并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趋势,我们也就不能用它来推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40%的时候死亡率如何,更不要说“生酮饮食”(低于5%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之下会是什么情况。

均衡饮食是不变的定律

营养学从来不是一门一味要求“多吃什么”或者“少吃什么”的学科,而是讲求平衡和范围的学科。脂肪、碳水化合物也好,蛋白质也好,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认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的可接受范围是50%~65%,脂肪的可接受范围则是20%~30%,如果高了、低了,都是不合理的。所以说,不管是一味去掉脂肪,还是去掉碳水化合物,都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思路。营养学所谓的“少吃脂肪”,并非没有下限,至少要保证膳食能量的20%来源于脂肪,才不影响健康。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断下降,脂肪供能比越来越高,从1991年的21.8%,一路涨到了2011年的32%,大城市中甚至达到了36.9%。这种膳食模式的改变,再加上体力活动减少,都是中国近年来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率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因此,我们的膳食指南大体上仍然是正确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减少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膳食健康的重点在于食物多样和保持平衡。

责任编辑:关怀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